光孝寺为什么叫广州市

光孝寺简介

1、位于中国东南的光孝寺,源于东晋义熙年间,起初名为万寿寺。历史的流转中,南宋高宗赵构为超度徽、钦二帝,特地在此设立道场,赐名“报恩光孝寺”,并赋予了它深远的意义。寺名多次更迭,至乾隆年间,又改称为“报恩光孝律寺”。

2、光孝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中心的光孝路北端,其历史渊源可追溯至西汉时期,原为南越王赵建德的故宅。据光孝寺志记载,三国时期,吴国的虞翻被贬至此,他在此处讲学并种植了频婆树和苛子树,名园“苛林”。虞翻去世后,他的府邸被捐赠为寺,初始名为“制止寺”。

3、位于福建建瓯市城南约1公里处,铁狮山麓与建溪之畔,建瓯光孝寺以其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地位,被誉为八闽地区著名的佛寺之一,原名“南山光孝寺”。这座古刹大寺不仅是规模宏大的佛教中心,也是环境清幽、景致独特的游览胜地和信徒们的祈福圣地。光孝寺的历史源远流长,其历史地位在福建省众多寺庙中独占鳌头。

4、光孝寺 光孝寺,全称报恩光孝禅寺。始建于南北朝陈武帝永定二年(558年),迄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。是全闽最早兴建的佛教寺庙,比泉州开元寺(始建689年)早130多年,比福州鼓山涌泉寺(始建780年)早220多年,故有“福建佛教发祥地”和“南有开元,北有光孝”之美称。

5、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胜利路中段,有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圣地——梅峰光孝寺。这座古刹在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,见证了丰富的佛教文化和历史传承。梅峰,古称梅子冈,因其山体满布梅树而得名。其发展始于隋唐时期,那时的梅峰仅有一座观音亭。

发布于 2025-04-01 16:00:32
分享
海报
12
目录

    推荐阅读

    忘记密码?

    图形验证码